“四关”本义

作者: 时间:2022-10-22 点击数:

在《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中有这样一句话:“五脏有六腑,六腑有十二原,十二原出于四关,四关主治五脏。”非常明确地指出,五脏的病可用“四关”治疗,那么,什么是“四关”呢?历代一些医家对“四关”一词进行了不同的解释,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高树中教授认为,原来的解释都不是《灵枢》的原意。我们有必要先把这一问题搞清楚,才能明白“四关主治五脏”的临床意义。

1.历代医家对“四关”的认识

《灵枢》之后,较早提到“四关”的是金元时期针灸名家窦汉卿,其名著《标幽赋》中有这样一句话:“拘挛闭塞,遣八邪而去之矣;寒热痛痹,开四关而已之。”在窦汉卿卒后49年左右,元代医家王国瑞在《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注解标幽赋》中的解释是“太乙移宫之日,八风之邪主人寒热、头痛,若能开辟四关,病可除也。四关者,两手两足,刺之而已矣,正所谓六十六穴之中也。”

王国瑞的父亲曾师从窦汉卿学医20余载,王国瑞又传父业,所以其解释很可能就是窦汉卿的愿意。但问题是王国瑞将四关解释为两手两足,接着又说是子午流注针法中的六十六穴之中的穴位,这就又来了两个问题:一是《标幽赋》之“四关”是否就是《灵枢》之“四关”?二是四关是两手两足,是指部位而言,但又说是六十六穴之中,似又指穴位,如果是穴位,又是何穴呢?

从此之后,许多医家对“四关”分别进行了解释,对“四关”的认识便开始众说纷纭,主要有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四关”指穴位。明代医家徐凤在《针灸大全》中注解《标幽赋》之“四关”曰:“四关者,五脏有六腑,六腑有十二原,十二原出于四关,太冲、合谷是也。”这儿说得就很明确了,他认为《标幽赋》之“四关”就是《灵枢》之“四关”,是分别位于双手双足的双侧太冲、合谷穴。因为徐凤是窦汉卿学术流派的传人,这一说法对后世的影响最大。如明代著名针灸家杨继洲对《标幽赋》的解释也是如此:“四关者,五脏有六腑,六腑有十二原,出于四关,合谷、太冲是也。”正是受这一观点的影响,后世将双合谷、双太冲合称为四关穴。

第二种观点认为“四关”指4个部位。《灵枢》之后,第一位按原文次序、分章分节、全注《灵枢》的医家是明代的马莳,著有《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他对“四关”的解释是:“四关者,即手肘足膝之所,乃关节之大系也。故凡井荥输经合之穴,皆手不过肘足不过膝也。”认为四关是指双肘双膝。明代医家张介宾在《类经》中也持相同的观点:“四关者,即两肘两膝,乃周身骨节之大关也。”此外,明代医家吴崑在《针方六集》中,对《标幽赋》之“四关”的解释是:“四关,乃十二经别走之络,为阴阳表里交通隘塞之地,在于四末,如往来之关隘,故曰四关。”认为“四关”是指“四末”,即四肢末端。

现在的多数针灸医家则认为,《灵枢》中的“四关”是指两肘两膝四大关节;《标幽赋》中的“四关”是指双合谷、双太冲共计4个穴位。

2.四关的本义

首先,我们先要解决的问题是:《灵枢》中的“四关”,是指部位?还是指穴位?我们再看一下原文:“十二原出于四关。”意即十二原穴出于“四关”,很显然,“四关”是指部位而不是穴位。

接下来我们要解决的问题便是:“四关”是不是两肘两膝?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知道这十二原穴是哪十二原穴?这十二原穴是不是出于两肘两膝?还是继续让我们一起分析一下原文:

“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矣。阳中之少阴,肺也,其原出于太渊,太渊二;阳中之太阳,心也,其原出于大陵,大陵二;阴中之少阳,肝也,其原出于太冲,太冲二;阴中之至阴,脾也,其原出于太白,太白二;阴中之太阴,肾也,其原出于太溪,太溪二。膏之原,出于鸠尾,鸠尾一;肓之原名曰脖胦,脖胦一。凡此十二原者,主治五脏六腑之有疾也。”

从上文可以看出,十二原穴指的是肺、心、肝、脾、肾五脏各有两个原穴,左右各一,为同名穴,计10个;再加之膏之原鸠尾、肓之原脖胦,共12个原穴。请大家注意一下,这里的十二原和现在所指的十二经脉各有一原穴是不一样的。“十二原出于四关”,说得就是太渊二、大陵二、太冲二、太白二、太溪二、鸠尾一、脖胦一这十二个原穴都出于“四关”,很显然,太渊二、大陵二、太冲二、太白二、太溪二这十个原穴都在双腕关节、踝关节附近,而不是双肘关节、膝关节附近;特别是鸠尾一、脖胦一这两个原穴,分别在膈、脐,与两肘两膝就更是风马牛不相及了。显然,两肘两膝并非《灵枢》“四关”之本意。

从以上可以看出,十二原穴分别出于腕、踝、膈、脐这四个部位,其中太渊、大陵出于腕关节,太冲、太白、太溪出于踝关节,鸠尾出于膈关,脖胦出于脐关。所以高树中教授认为,“四关”是指腕、踝、膈、脐这四关。《中医杂志》1987年第5期有王昕耀“四关本义刍言”一文,也将膈、脐列入四关,是其卓识,但文中仍以肘、膝为关则与《灵枢》本意不符。

下面我们就仔细分析一下,腕、踝、膈、脐是不是可以称“关”?是否就是《灵枢》“四关”之本意?

先看看“关”这个字的本义吧。《说文解字》说:关“以木横持门户也。”顾炎武注:“关者,所以拒门之木。”可知,“关”之本义是门栓。《古汉语常用字通释》一书对“关”字的解释对正确理解“四关”是很有帮助:“关”字“本义是门栓……门栓是用来关门的,引此引申为关闭……由关闭引申为关口、关卡……因为门栓可以把两扇门联系起来,所以由本义引申为牵连、涉及……此外,关假借为? :机关、枢纽。”查看现在的各种汉语词典,“关”字的引申含义就更多了。如《现代汉语词典》对“关”的第8条解释是:起转折关联作用的部分为关;《新世纪现代汉语词典》的第9条解释为“人体的重要孔窍或肢体。”

结合以上对“关”的解释,高树中教授认为,“四关”之“关”可理解为关节、关口、机关、枢纽、人体中起转折关联作用的部位等,“四关”即指人体中4个重要的关键部位,腕、踝正当关节之处,也是三焦元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即原穴所在之处),理解为“关”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膈与脐是否也可以称“关”呢?我们看一下元气在全身的流动过程,这一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了。元气又称原气,即是脐下肾间动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是非常重要的,肾间动气通过三焦而输于十二经脉和全身各处,十二原穴实际上就是元气经过和留止的地方。对于这一点《难经》论述得非常清楚。如《难经·八难》说:

“诸十二经脉者,皆系于生气之原。所谓生气之原者,谓十二经脉之根本也,谓肾间动气也。此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呼吸之门,三焦之原,一名守邪之神,故气者,人之根本也,根绝则茎叶枯矣。”

《难经·六十六难》说得更明白:

“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故名曰原。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于五脏六腑。原者,三焦之尊号也,故所止辄为原。五脏六腑有病者,皆取其原也。”

上文中的“主通行三气”就是通行三焦之气,三焦是通行原气的道路,分为上、中、下三焦,膈以上为上焦,主要有心、肺两脏;膈以下脐以上为中焦,主要脏腑有脾胃肝胆;脐以下为下焦,主要脏腑有肾膀胱大肠小肠。由此可见,膈和脐就是人体中起转折关联作用的两个重要的部位,自然也可以称“关”。膈是上焦和中焦的关口和枢纽,脐是中焦和下焦的关口和枢纽。再进一步讲,脐是三焦将原气由下焦转输至中焦的“关”,膈是三焦将原气由中焦转输至上焦的“关”;脖胦为原气从下焦向中焦转输时经过和留止之处,鸠尾是原气从中焦向上焦转输时经过和留止的地方,太渊等10个原穴则是原气转输于五脏经脉经过和留止的地方。此外,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的穴位就叫“膈关”,也是隔、脐也可以称“关”的明证。

再打一个很简单的比喻,驾车出行时,到路窄的地方或国与国之间,我们都必须要放慢车速甚至要停留下来,这些地方汇集的车辆和人就特别多,这些地方就好比是人体中的“四关”,而车辆和人群,就好比是出于四关的“十二原穴”。

中医诊脉分为寸、关、尺三部,分别对应于上、中、下三焦,也是以膈和脐为界的。如《难经·十六难》说:“三部者,寸关尺也……上部法天,主胸以上至头之有疾也;中部法人,主膈以下至脐之有疾也;下部法地,主脐以下至足之有疾也。审而刺之者也。”

3.腕、踝、膈、脐四关可治五脏之疾

因为原气是“五脏六腑之本,十二经脉之根。”是“人之根本”,而腕、踝、膈、脐四关又是原气经过、留止和汇聚的人体的四个部位,位于这四个部位的十二原穴就是脏腑原气汇集之处,所以十二原穴也就自然可以反应全身原气和五脏的情况,并可以治疗五脏之疾了。所以《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说》:“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十二原者,五脏所以禀三百六十五节气味也。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害也。”

接下来我们还要再看一下除十二原外,腕、踝、膈、脐这四个部位是否都可以治疗全身五脏之疾呢?

先看腕、踝。首先,现在所说的十二原穴都位于腕、踝附近。再就是现代的总结出来的腕踝针疗法就是腕踝两关可以治疗五脏之疾的最好证明。有兴趣者可详观有关腕踝针的资料。

再看脐。在引言中我提到过我研究脐疗的过程,现在有关脐疗的论文已有数千篇,脐疗的专著已有20余本,可以统治全身的病症,有兴趣者可详观拙著《中医脐疗大全》。

最后再看膈。膈为“四关”之一,那么膈周围的穴位是否也可以反应和治疗五脏之疾呢?在《灵枢·师传第二十九》中有这样一句话:“五脏之气,阅于面者,余已知之矣,以肢节知而阅之奈何?……岐伯曰:五脏六腑,心为之主,缺盆为之道,骷骨有余,以候(骨曷)(骨亏)。”说明五脏有疾不仅在面部可以诊断,还可以通过肢节来察知,那么是在肢节的什么地方呢?岐伯说:“以候(骨曷)(骨亏)。”(骨曷)(骨亏)即胸骨剑突,其内即膈,其下恰是膏之原鸠尾穴所在之处,即通过此处即可以察知五脏的情况。

胸骨剑突下即鸠尾穴所在之处,又叫心口,所以在《灵枢》中此处的疼痛就叫“心痛”。后世医家的临床实践证明:心口也可以治疗五脏六腑的疾患。如清代外治宗师吴尙先就擅用膏药贴心口治疗全身的病症,他的外治名著《理瀹骈文》就有很多这样的记载:“缺盆下曰胸,胸下曰沿(骨曷)(骨亏),敝心之骨,心位在此,心下有隔膜与背脊,胸腹周围相着,隔浊气不使熏心肺,十二经脉唯膀胱不贯膈,余皆能令膈痛。膏贴膈上……”“若脏腑,则视病所在,上贴心口,中贴脐眼,下贴丹田。或兼贴心俞与心口对,命门与脐眼对……外症除贴患处外,用一膏贴心口以护其心,或用开胃膏使进饮食以助其力,可以代内托治外症,亦不必服药者以此。”“火炎喘者宜用清肺膏贴心口……下虚寒喘者宜用温肺膏贴心口……短气者宜用大补膏贴心口。”“治外感风寒暑湿头痛发热……与观音膏贴心口。”

此外,后背部的膏肓俞也位于膈附近,而膏肓俞也可以疗五脏六腑之疾。如唐代医家孙思邈《千金要方》中就提到:“膏肓俞穴,无所不治。主羸瘦损,梦中失精,上气咳逆,狂惑忘误。”宋代针灸家王惟一在《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中也说:“膏肓俞二穴……主无所不疗……论曰:昔秦缓不救晋侯之疾,以其在膏之上,肓之下,针药不能及,即此穴是也。人不能求及此穴,所以宿疾难遣,若能用心以方便求得,无疾不愈,出《千金》、《外台》方。”宋代医家庄绰还专门写了一本用膏肓俞穴治疗各种病症的书,叫《灸膏肓俞穴法》,庄绰原来并不是干医的,而是一个有官职的人,现在看来,他绝对是个勤政为民的好官,因为忙于政务,身体虚弱,一次冲冒寒暑后为医妄治,几致于不起,最后只灸膏肓俞而愈。自已的病好了后,他又用此法给数人治好了难治的宿疾,他联想到以前医家如石用之、叶潘等也都曾用此穴治好了许多难治的病症,这么好的治疗方法应该好好总结一下,让更多的人受益,便写出了此书。

我们常说疾病不能治的时候就叫“病入膏肓”,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的,五脏也是人体的最深处,所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说:“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那么为什么不能治的病不叫“病入五脏”而叫“病入膏肓”呢?这就说明膏肓的病比五脏的病还难以治疗,而膏就是膈之所在,肓就是脐之所在,所以肚脐旁开0.5寸的穴位就叫做肓俞。再如《内经》记载的“伏梁”病,其病就在脐的深处,《素问·腹中论篇》说伏梁病“不可治,治之每切按之致死。”“此久病也,难治。”而《素问·宝命全形论篇》所说:“病深者,其声哕”就是膈的问题了。这两种病,在《内经》认为,都是最深和最难以治疗的,比五脏病还要难治。这也同时说明,膈关和脐关是多么的重要,至于其道理就是因为原气是“五脏六腑之本”,而膈关和脐关正是人体深部原气汇集和转输于五脏之处,是供应五脏营养和动力的大本营。如果拿打仗做比喻,膈关是粮草所在,脐关则既是出产和筹集粮草之地,又是部队的大本营。也正是因为如此,不仅五脏的原穴所在的腕关、踝关可以分治五脏的病,而且膏之原鸠尾所在的膈关和肓之原所在的脐关也可以治疗五脏的病,合而称之,便正是《灵枢》所言:“十二原出于四关,四关主治五脏。五脏有疾,当取之十二原。”

那么如何应用该理论治疗五脏的病呢?那就是某脏有病,就取某脏之原穴。即病在心针大陵(心包代君受邪),病在肺针太渊,病在脾针太白,病在肝针太冲,病在肾针太溪。上焦和中焦的脏腑病(如心肺脾胃肝胆)可治膏之原鸠尾,中焦下焦的脏腑病(如脾胃肝胆肾膀胱大小肠)可治肓之原脖胦。如《灵枢·四时气第十九》:“邪在大肠者,刺肓之原、巨虚上廉、三里。”“邪在小肠者……故取之肓原以散之……”。一般认为,肓之原脖胦是脐下1.5寸的气海穴。此外,我们前面已经提过五脏在肚脐周围都有对应点,所以也可以针这些对应点以分别治疗五脏之疾,这一方法,高树中教授在临床上也经常应用。(引用自《一针疗法》)

版权所有 山东中医药大学|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大学科技园大学路4655号 | 邮编:250355| 鲁ICP备05002379号